新品跑出海大3个国家集团加创新再添种,种业水产速度
中国水产种业“第一展”年度盛会再启动!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家水集团南方农村报特策划“水产有种”专栏,产新创新推出有种的品种跑出声音、有种的加速度企业、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再添种业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个国最新发展成果,促进更多产业研发、家水集团生产、产新创新应用之间的品种跑出交流、交易,加速度敬请垂注。再添种业
近日,个国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36号》,公布23个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来自广东的农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收获”颇丰。
公司旗下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凡纳滨对虾“海景洲1号”,广东百容水产良种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杂交黄颡鱼“百雄1号”成功入选。同时,广东百容水产良种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核心参与单位选育的草鱼“沪苏1号”同批入选,这是我国首个草鱼国家水产新品种。
至此,海大集团拥有的国家水产新品种数量已增至9个,为推进水产种业振兴、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种源保障。
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加渔民收入、维持农村渔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大国,但此前曾存在种质资源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的问题。
“为了将种业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海大集团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进行对虾品种选育和技术研发。”海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从2009年开始,海大集团进行对虾新品种选育,经历多年努力,已成功培育出凡纳滨对虾“海兴农2号”“海兴农3号”两个国家水产新品种,如今“海景洲1号”再获国家水产新品种,将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更多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种苗。
作为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产量也逐步增加,成为增长最稳定的养殖品种之一,《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黄颡鱼产量达到59.98万吨,其中杂交黄颡鱼占比达80%以上,其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对于提升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水产新品种杂交黄颡鱼“百雄1号”的出现和推广,将进一步加快黄颡鱼产业的发展。
草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品种,2023年,草鱼养殖产量达到594.1万吨,占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10.2%。“沪苏1号”等水产品的育种创新攻关及推广,将助力全省乃至全国水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出贡献。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
作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深耕水产种业20余年,已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资源储备和产业化规模,率先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是国内少有的兼具科研攻关实力和产业化能力的育种企业,自主研发的水产种苗基本覆盖主要经济品种,虾苗和鱼苗年销量全球第一。2023年,海大集团种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3亿元。
相比于科研机构传统的公益性育种,海大集团在育种领域更加强调产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将行业领先的科研攻关实力转化为面向市场的产业化优势,依托全球领先的种苗研发技术和良种资源储备,海大集团通过全球布局的超百家种苗培育和生产基地每年向市场持续稳定供应数百亿尾数量级的优质虾苗和淡水鱼苗。
海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大将继续发挥优势,持续加大种苗研发投入,搭建多渠道高效产学研合作模式,强化种业创新攻关,完善商业育种机制,助力种业振兴。
延伸阅读↘
通讯员:赵雅婷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2日)
- ·样品的采集与贮存(二)
- ·福建厦门:查获数台“作弊秤” 立案查处多户商家
- ·“一地六县”名特优产品销售联盟在江苏溧阳成立
- ·比5G快10倍!你的手机有5G
-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 | 专项执法检查 整治“过度奢华”
- ·“铁拳”行动 | 广西查处一批冒伪劣化肥典型案例
- ·2023年河南市场监管科普讲解大赛举办
- ·跨境电商板块多股异动,6连板天元股份已3板跌停,宁波联合股价“过山车”
- ·浙江杭州:亚运知识产权保护“从娃娃抓起”
- ·北京丰台:加强夏季外卖食品安全监管
- ·福建厦门:查获数台“作弊秤” 立案查处多户商家
- ·引发争议的“调休”,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吗?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辽宁沈阳:启动夜经济引擎 激活消费潜能
- ·铁拳行动|山西“春季护苗”行动 守护学生安全消费
- ·制止餐饮浪费 | 北京南锣烤鱼店等5家单位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